一個典型的雙子座男生。

星期日, 十一月 27, 2011

自我定位

"讓我們想一想自己有甚麼才能和特點吧,自我定位後良好發揮,讓自己活得更精采。"

訪問娘惹唐寶瓊,從她的言語中感覺到她對自己是一名娘惹而驕傲和滿足。

她對我說,當年從中國南來檳城的中國人,大家還穿著唐裝和操中國各地方言時,擁有馬來血統的華人,即峇峇就已意識到,要賺錢,就要跟當時統治檳城的英國人打交道,要跟英國人來往,當然也就必須學習英語,才能溝通和來往。因此,早在那個時候,最先懂得說英語和穿洋服的華人,就是峇峇(舊照片中看到華人穿洋服的,多屬峇峇)。

唐寶瓊也是檳城僑生(峇峇娘惹)博物館的董事。當她向來自中國的遊客講述僑生文化時,都讓這些中國人感到驚奇,好奇當年從中國南來的中國人,現在竟變成一種特殊的民族,樣子看上去雖是華人面孔,但是語言、服飾、飲食和文化上,都有別於中國人,讓這些中國人發現新世界。

由於全國只有檳城和馬六甲擁有僑生文化,再加上從中國人得知南洋華人不同時的驚奇反應,讓唐寶瓊覺得,若要打響檳城在國際上的名堂,僑生文化是最佳賣點和特點。

馬來、印度和中華傳統文化和舞蹈,每個州屬都有,至於僑生文化則只有檳城和馬六甲有,而檳城和馬六甲的僑生文化又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,有人認為檳城的僑生文化比較“外向”的,就以前的娘惹有交際,馬六甲的則沒有,僑生文化用作推銷檳城旅遊的賣點,肯定會吸引目光。

聽唐寶瓊的一席話,讓我聯想到每個人也都應該有各自的特殊才能和個性的,但可能因生活環境、自我了解不深或缺乏信心,常埋沒本身才華和能力,不能把真正的“自己”活出來。
今天就讓我們想一想自己有甚麼才能和特點吧,自我定位後良好發揮,讓自己活得更精采。

星期日, 十一月 20, 2011

"等"字很值錢

"一同學“時間環保”吧,彼此尊重彼此的時間,你我不必為誰而等,好嗎?"

現在是一切講求經濟效益和金錢掛帥的社會。日前採訪一場論壇時,主講人竟然把在塞車時浪費掉的時間化為金錢來計算,讓時間畫面化後,大家可“看到”塞車時浪費掉的金錢。

這名專業人士是以2009年檳州生產總值210億令吉,除以每年29萬9千520分鐘工作時間,得出的結果是:駕駛者每塞一分鐘,就造成7萬112令吉損失,若塞上半小時,造成的損失是以數十萬令吉來計算,問你肉痛不肉痛。

可能一些人已意識到塞車會蒸發掉大筆的金錢,為避過車龍,他們就乾脆在辦公室處理未完的工作或約朋友喝杯茶,等繁忙時間過後才回家。但專業人士認為那雖可避過車龍,但因晚歸浪費掉陪伴家人和休息時間,這又是一筆難以估計的損失。

專業人士認為塞車問題不解決,人民逃不過“等”的宿命和等待時面對的損失。說到因為“等”而造成的損失,相信媒體從業員最能感受到其危害,記者因“等”面對的損失,也不會比駕駛者來得小,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以前就曾聽媒體同行說過,“等”,是記者其中一項工作。因記者採訪時必須等“大粒人”(高官顯要)到場、等記者會、等受訪者回覆電話和等受訪者開會後接受採訪,要完成一則新聞前,等,好像是前奏。(我突然恍然大悟,原來記者屬低收入群,薪水符合向檳州房屋局申請中廉價組屋資格,或許是被“等”害慘的。)

寫了這數百個字,主要是想向大家傳達珍惜時間的重要性,不要讓人們因一個“等”字,浪費掉許多的青春和金錢,畢竟生命是寶貴的,沒有人需要因為你而面對這樣的損失。

讓我們一同來學“時間環保”吧,彼此尊重彼此的時間,你我不必為誰而等,好嗎?

星期五, 十一月 11, 2011

何必盲從

"每個人都應該自主,何必盲從?盲從只證明你不了解自己!"

上週日參與“2011年亞洲第三屆法蘭穆勒超級跑車慈善巡迴之旅”的名車隊完成行程後,到舊關仔角集合,車隊中有一個名人引起眾人目光,他是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元彪。

基於元彪在本地華人社會較有知名度,許多前往欣賞名車的人都認出他,紛紛上前與他合影,有名車看又能與名人合照,讓民眾們不亦樂乎。這時一名男士也湊熱鬧,赶上來和元彪合照。

“卡擦”,合照完畢。這時怪現象就發生了。請看這名男士與記者的對話。

男士:嘿,那個人(指元彪)是明星來的啊?
記者:是。
男士:他的名字是不是叫Ricky Ma?(因每輛名車車身都貼著參與者的名字,這名男士認為元彪的英文名叫Ricky Ma)。
記者:不清楚,只知道他叫元彪。
男士:他拍過甚麼戲?
記者:很多啦,元彪是香港著名武打明星,是成龍的師兄弟。
男士:我不認識他咧。
記者:.......(無語。)


當時心想,既然不認識元彪是誰,又何必要爭著去跟他拍照呢?看到人家拍又跟著拍,拍了又不知道別人是誰,那又有甚麼意義呢?

許多時候人都習慣盲從的,時尚界也常看到盲從現象。

某某某因盲目跟隨潮流,穿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服飾,結果讓人看了總是格格不入,再時尚的服裝穿在不適合的身體上,別人也不會覺得你多“in”。

髮型也一樣,看到喜歡的明星的髮型拉風,自己也去理一個,結果“髮型不襯臉型,臉型不襯身型,身型又撞回髮型”,那又何必呢?

手機款式也是,為跟“瘋”,都去購買“愛瘋”了,到底適合不適合自己,多少人曾去過問呢?

每個人都應該自主,何必盲從?盲從只證明你不了解自己!嘗試多了解自己吧,你會活得更自由和精采。

星期五, 十一月 04, 2011

機器小孩

"現在是一個講求創新的時代,一切都要與眾不同,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......"

著名兒科醫生說,現在的小孩活像成年人。

現在的小孩一天是這樣過的:早上上學,下午補習或上音樂和繪畫班,傍晚再補習,回家又要做功課和溫習作業。這些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小孩們,還常常在前往補習或上課的途中,在車上解決三餐,小孩的“忙碌”生活,真不輸給他們的父母親。

小孩演譯成人生活的現象早就不是新鮮事兒,現代父母疼子心切,害怕孩子成不了龍鳳;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,未來難追上,所以,才會讓孩子“先苦後甜”。

因為父母親是出自“愛”,才會讓孩子過那樣的生活,醫生的話,抵擋不過父母的愛。

好了,醫生的話家長聽不進去了,那該怎麼樣去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呢?要怎樣才能讓家長們知道,孩子的人生還很長,年紀輕輕就要他們一直保持在跑100米的緊張和爆發狀態,遲早會把孩子“玩殘”。

或許,可以透過哈佛學者卡根〈Jerome Kagon〉對孩童的研究結果來勸勸家長。這位仁兄長期對印地安村落的兒童進行觀察,發現那些因迷信,把才剛出生第一年的嬰兒就關到黑暗茅屋里,甚少讓他們跟成人互動,早期雖然他們看來無精打采,過度安靜,甚至營養不良,認知能力也比一般美國孩子落後3到12個月。但是,當孩子長到11歲再比較時,跟一般孩子卻完全沒有差異。他得出的結論是:孩子們有與生俱來的潛能,他們會自己追上去!

又或許,讓父母看清楚現代社會需要甚麼樣的人才,才會讓他們改變思維。要知道,現在是一個講求創新的時代,一切都要與眾不同,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,一窩蜂當跟隨者去做的,不會有甚麼前途。

父母親必須追上時代腳步,發現這個變化,因孩子未來會成為別人的追隨者還是獨樹一格的開創者,取決於父母是否去發掘孩子的天賦,讓他做有別與其他孩子的事,還是讓他跟其他孩子做著同樣的事,每天像機器人般,早上、下午和晚上。

壯大社會

"當別人笑你是傻瓜的時候,很可能你有機會成功......"

有泰國甲美krabi發展之父雅號的符有進,早在1981年就發現甲美是一個具備發展成旅遊潛能的地方。

30年前,甲美還是一片荒蕪,人民主要是靠農業餬口,消費力當然也偏低。在這樣一個消費力不高,而且尚未開發的地區發展旅遊業,就像符有進所說“人們都笑我是傻瓜”。

但曾到過多個國家旅遊的符有進卻認為,甲美的確有潛能發展成旅遊區,因此,在政府也不看好的情況下,他自行策劃興建機場、道路、酒店和各種基本設施。終於,30年後的今天,甲美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區,每年的遊客從原本的2人,已增加到200多萬人次,整個社會的面貌轉變了。

符有進談起這段成功史,強調壯大社會的重要性。他認為,不關心社會,一旦社會崩潰,遭殃的也包括自己,因此,把社會搞好是最重要的。

社會若無法發展和壯大起來,一個人就無法壯大,這就像若你打開門做生意,但是人民的購買力疲弱,生意額就不會提高,假使你想要生意做得好,就要設法讓人民有購買能力。
他給了一個蠻好的比喻:一條魚在小池塘內,是無法長成大魚的,要長成大魚,就要想辦法把池塘弄大。


今年已76歲高齡的符先生還雄心勃勃,已擬好未來5年發展甲美的大計,要在50依格地段興建一座大型會展中心和商業中心,改善旅遊設施的不足。他年歲已高還那麼有魄力,秘訣也在於他把改善社會當作是自己喜歡做的事。

以孫中山、甘地、林肯和關雲長為學習榜樣的符有進說,服務社會是他喜歡做的事,每次想到能夠繼續為社會貢獻時,心情就很好,心情好就會一直想做下去,不會想到老。

看,把“壯大社會”加入思考模式內,也能讓人創造成功和讓自己保持年輕心態,你是否考慮要為社會服務了嗎?